以色列足球为何总差一口气?
提起以色列足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存在感不高”。尽管近年来以色列国家队在欧足联的比赛中表现有所提升,但始终离世界杯决赛圈差一口气。究其原因,首先是人口基数限制。以色列总人口不到千万,足球人才储备自然无法与传统强国相比。其次是联赛水平有限,国内顶级联赛竞争力不足,球员缺乏高强度对抗经验。最典型的例子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以色列在小组赛中一度表现亮眼,但关键战役中总因经验不足或体能劣势功亏一篑。
不过,以色列足球并非没有亮点。他们的青训体系近年来借鉴德国、荷兰模式,开始培养出像扎哈维这样的国际级球星。2026年世界杯扩军至48队,亚洲区名额增至8.5个,这或许是以色列冲击世界杯的最佳机会——但前提是他们能先解决“临门一脚”的老毛病。
归化球员真是救命稻草吗?
为了快速提升实力,以色列足协近年来加快了归化海外球员的步伐。2023年,他们成功招募了效力于德甲的边锋多尔·佩雷茨,这位拥有以色列血统的球员迅速成为国家队进攻核心。但争议随之而来:过度依赖归化是否挤压本土球员空间?
支持者认为,以色列作为移民国家,归化本就是传统。上世纪70年代归化的阿根廷裔球员莫迪凯·斯皮格勒就曾带领球队创造历史。反对者则指出,当前阵中已有5名归化球员,导致更衣室出现“小团体”。更现实的问题是,优秀归化对象有限,像英超新星奥马尔·里查兹这样具备资格的球员,往往选择为其他国家效力。
未来赛程藏着哪些机会?
展望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以色列被分在亚洲区第二档。避开日韩伊沙等第一档球队后,他们与阿曼、叙利亚同组的可能性很大——这已是上上签。但真正的机会或许藏在赛制变化中:亚洲区预选赛首次采用“三阶段”赛制,小组第二也能晋级下一轮,容错率显著提高。
关键还看主场表现。以色列的萨米·奥弗体育场虽不大,但球迷营造的氛围堪称魔鬼主场。2023年欧国联中,他们就在这里2-1爆冷战胜冰岛。如果能在预选赛中保住主场不败,再争取从黎巴嫩、科威特等队身上拿足分数,历史性突破并非奢望。毕竟在足球世界,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的以色列队,比任何时候都接近这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