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NBA选秀大会最让人抓心挠肝的就是顺位排序了,球队经理们到底按啥标准挑人?今天曦晨体育网就给你掰扯清楚。
硬通货:天赋即正义
球队最看重的就是身体天赋。2023年状元文班亚马臂展2米44,站立摸高2米92,这数据直接碾压99%的NBA现役球员。ESPN统计显示,近10年乐透区新秀平均身高2.03米,臂展比身高长8-10厘米才是标配。
实战表现不打折
NCAA场均20+的得分手基本锁定前五顺位。像2021年欧文在杜克大学虽然只打了11场,但50.9%的三分命中率直接让他当上状元。不过也有例外,2013年本内特NCAA场均16.1分还能当选状元,结果成了著名的水货案例。
年龄才是隐藏分
NBA官方数据显示,19岁新秀的平均顺位比22岁新秀高11位。去年20岁的亨德森能当探花,23岁的奥莉妮克就只能掉到第26顺位,年龄每大一岁行情就可能掉一截。
试训表现能逆袭
2019年莫兰特试训时垂直弹跳达到111厘米,直接从预测第五冲到榜眼。球队经理们都懂,体测数据造假难度可比比赛录像高多了。
市场需求定生死
2020年勇士手握榜眼签却跳过三球选怀斯曼,就因为当时队里最缺中锋。这种操作风险很大,后来证明勇士确实看走眼了。
总结下来就是:身体天赋>比赛数据>年龄潜力>试训表现>球队需求。当然也有像约基奇这种二轮秀逆袭的案例,不过这种奇迹十年也出不了一个。想知道更多选秀内幕?记得收藏曦晨体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