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在印度举行的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以3-2逆转韩国队夺冠。这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女足时隔16年再次登顶亚洲。国际足联数据显示,中国女足当前世界排名第19位,韩国队排名第18位,双方实力本就接近。
半决赛对阵日本时,中国女足全场控球率仅32%,射门7次比对手少14次,却通过两次反击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门将朱钰扑出2个点球,成为晋级关键。这种"以弱胜强"的战术在决赛再次奏效——韩国队上半场2-0领先,但中国队下半场连扳3球完成逆转。
数据不会说谎。根据亚足联技术报告,唐佳丽在淘汰赛阶段场均完成4.3次成功突破,张琳艳决赛替补登场创造3次绝佳机会。王珊珊作为队长打满全部5场比赛,跑动距离达到53.2公里。这些关键球员的爆发,弥补了球队整体传控成功率仅68%的短板。
夺冠背后也有隐忧。中国女足在小组赛曾4-0战胜中国台北,但对手世界排名仅39位。半决赛和决赛的控球率都不到40%,暴露出中场控制力不足的问题。更现实的是,这次亚洲杯日本、澳大利亚等强队并未派出全部主力。
球迷们戏称这是"用最怂的姿势拿最硬的冠军"。水庆霞教练赛后直言:"我们确实还有很多不足,但姑娘们把拼劲发挥到了极致。"国际足联2021年统计显示,中国注册女足运动员仅3000余人,不足德国的1/10。在这样的基础上夺冠,确实值得掌声。
这次冠军能给女足发展带来什么?足协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将女足联赛观众人数提升至场均5000人。目前女超联赛场均观众刚过1000,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一个冠军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