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4日,李娜在法网决赛中以6-4/7-6(0)击败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成为首位赢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球员。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意外——毕竟她此前在红土赛场的最好成绩仅仅是第四轮。
数据不会说谎:李娜那年法网的一发得分率高达72%,比前一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更关键的是,她在关键分上的表现堪称冷酷,7场比赛中挽救破发点成功率接近60%。
但过程并不轻松。半决赛对阵莎拉波娃时,李娜首盘1-6惨败,第二盘也曾2-4落后。当时现场解说都在讨论"可能要结束了",结果她硬是连赢8局逆转。这暴露出她技术上的短板——接发球不稳定,但也证明了她心理素质的蜕变。
决赛对手斯齐亚沃尼其实更被看好。意大利老将前一年刚夺冠,红土胜率比李娜高出15%。但李娜的教练团队做对了三件事:调整了滑步技术、加强了反拍进攻、制定了"不求漂亮只要有效"的战术。
夺冠后李娜的世界排名升至第四,商业代言暴涨400%。不过次年澳网她止步16强,法网更是第二轮出局。这说明大满贯夺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2011年法网确实是李娜状态、签运和临场发挥的完美结合。
现在回看这场比赛,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娜的眼神。从第三轮开始,她每场比赛都带着"今天必须赢"的杀气。这种状态在她职业生涯中其实很罕见,但来得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