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上以7战全胜战绩首次夺得世界冠军。这个冠军不仅是中国三大球项目的首个世界冠军,更是直接开启了"五连冠"的黄金时代。

女排首次夺冠

数据上看,那届比赛中国队场均得分达到22.3分(当时赛制为15分制),袁伟民带领的团队在拦网和防守反击两个关键指标上均位列第一。不过发球成功率仅排在第4位,暴露了技术短板。

有趣的是,当时使用的还是"发球权得分制"——只有拥有发球权的一方才能得分。现在的球迷可能很难想象,当年郎平一记重扣得手后,全队要先抢回发球权才能继续涨分。

拓展知识:首届女排世界杯其实早在1973年就举办了,但当时中国队因政治原因未能参赛。直到1977年第二届世界杯,中国队才首次亮相并获得第4名。

常见问题:
Q:首次夺冠时的主力队员有哪些?
A:郎平、孙晋芳、张蓉芳、周晓兰、陈招娣、曹慧英、梁艳组成的"七仙女"阵容最为人熟知。

Q:为什么说这次夺冠特别重要?
A: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这场胜利极大振奋了国民精神。北京市民甚至自发上街游行庆祝,这种场景在体育史上非常罕见。

回头看那支队伍,技术层面其实存在明显缺陷。比如全队身高平均仅1.78米,比现在女排矮了将近10厘米。但她们用"竹棚精神"硬是拼出了个未来——在竹竿搭的训练棚里,姑娘们每天接球上千次,膝盖摔得淤青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