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天吗。2014年6月27日的纽约巴克莱中心。空气里飘着香槟和雪茄的味道。亚当萧华站在台上念出一个个名字。维金斯是状元。帕克是榜眼。恩比德在第三顺位被76人带走。而约基奇要等到第四十一顺位才听到自己的名字。电视镜头甚至没给这个塞尔维亚大个子一个特写。

2014年NBA选秀大会恩比德约基奇入选

你看恩比德坐在小绿屋里的样子。西装笔挺笑容灿烂。虽然右脚应力性骨折让他无法立即登场。但所有人都说这是个天才。七尺身高却有着后卫般的协调性。他的选秀报告上写着未来全明星。费城球迷在社交媒体上欢呼。他们相信过程。

至于约基奇。选秀夜他正在塞尔维亚的家里睡觉。掘金的电话吵醒他时。他第一个念头是能不能继续睡。这个爱吃可乐和甜食的胖中锋。球探报告说他移动缓慢防守糟糕。最好的模板是另一个欧洲内线——已经快要离开NBA的伊利雅索瓦。

现在回头看那些选秀报告简直错得离谱。恩比德确实成了MVP。但约基奇拿了更多。两个MVP一个总冠军一个FMVP。谁能想到第四十一顺位会碾压探花秀。

我们总爱谈论选秀的重排。但真正有趣的是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比如掘金当时还有个三十五顺位签。他们选了米奇麦加里。如果那天他们用这个签选其他人呢。比如丁威迪或者克拉克森。那约基奇的成长轨迹会不会完全不同。

恩比德的新秀赛季整整报销两年。他只能在场边看诺埃尔和奥卡福争夺内线位置。那段日子他成了推特网红。撩蕾哈娜调侃詹姆斯。没人知道这个嘻嘻哈哈的喀麦隆男孩正在经历什么。后来他自己说有过无数次想放弃的瞬间。

约基奇来美国时超重十五磅。他的第一场夏季联赛打得像个灾难。有个球他试图背后传球直接扔上了看台。丹佛当地的记者写道这可能是史上最糟糕的二轮秀。但马龙教练看到了别的东西。那个总在传匪夷所思球的胖子眼里有光。

想想真有意思。2014年选秀前各大媒体的模拟榜单。约基奇最高排在第二轮中段。最低的干脆没进前六十。有支球队的总经理后来承认他们考虑过在五十五顺位选约基奇。最终却选了另一个欧洲球员。“我们担心他永远适应不了NBA的节奏。”

恩比德和约基奇本质上代表了两种天才的成长路径。一个是天之骄子却步步荆棘。一个是被抛弃的石头最终成了美玉。他们都改变了篮球的样貌。一个大梦传人把低位单打和三分结合得淋漓尽致。一个重新定义了中锋的组织核心地位。

最讽刺的是什么。当年选秀大会最受关注的话题是维金斯和帕克谁会成为超级巨星。现在这两个前锋的成就加起来都不如那个四十一顺位。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开玩笑。

我记得有次采访约基奇谈到选秀夜。他说当时并不失望。“我甚至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来NBA。”而恩比德每次提到2014年都会说那段等待改变了他的人生。“如果我是状元可能就不会这么拼命证明自己了。”

十年过去了。2014届选秀产生了三位MVP。这在历史上都罕见。但最传奇的部分永远是那两个大个子的故事。一个在聚光灯下挣扎着证明自己配得上期待。一个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默默改写了篮球的规则。

现在每次看恩比德和约基奇对位都会想起2014年那个夜晚。一个在第三顺位被选中时全场欢呼。一个在第四十一顺位被选中时没人鼓掌。但篮球最美好的地方就在于。最终的胜负从来不取决于你从哪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