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的巴克莱中心嗡嗡作响。空气里飘着西装面料的摩擦声和记者相机快门的咔嚓声。我盯着台上那张略显单薄的白纸,NBA总裁亚当-萧华就要念出那个名字了。其实我们都知道会是谁。锡安-威廉姆森坐在小绿屋里,那身白色西装裹着他284磅的身体,像座随时会喷发的小火山。
杜克时期的集锦还在脑子里转。那个穿蓝色球衣的大家伙,明明有着中锋的体重,却能像得分后卫那样带球冲刺。最记得他对弗吉尼亚大学那记滑翔劈扣,球砸在地板上的回声通过YouTube传遍了全世界。球探报告里写满了夸张数据:垂直弹跳45英寸,助跑摸高超过篮板上沿。但这些数字远不如亲眼看他撞开防守人来得震撼。
新奥尔良鹈鹕需要救世主。安东尼-戴维斯递交交易申请才过去四个月,这座城市还在舔舐伤口。当萧华真的念出“Zion Williamson”时,我注意到鹈鹕总经理大卫-格里芬在擦额头。那不是因为场馆空调不够凉,是押注未来的汗珠。
往下数几个顺位才有意思。孟菲斯灰熊用榜眼签摘走贾-莫兰特时,这个瘦小子还在穆雷州立大学打NCAA二级联赛。我翻过他的球探笔记,上面写着“需要增重15磅”。可后来我们都看到了,他新秀赛季就能在联盟最好的中锋头上完成隔扣。
RJ-巴雷特落到第三顺位反倒成了某种宿命。这个加拿大小子整个赛季都在和锡安争夺头条,最终尼克斯摘走了他。麦迪逊花园的球迷起立鼓掌,但他们的眼神里藏着别的期待——凯文-杜兰特刚在三个街区外撕断了跟腱。
首轮中段开始出现意外。热火用13号签挑中泰勒-希罗时,选秀现场响起零星嘘声。这个肯塔基出来的射手太瘦了,瘦得像球馆走廊里的衣架。但帕特-莱利从来不信邪,后来我们在泡泡园区见证了这个白人射手如何用一记记三分射穿凯尔特人的防线。
真正让人揪心的是第28顺位。勇士在失去杜兰特的夜晚选中了乔丹-普尔。这个密歇根来的后卫在夏季联赛第一次运球就滑倒了,镜头捕捉到史蒂夫-科尔揉太阳穴的动作。谁想到三年后,这个曾经摔跟头的年轻人会举着奥布莱恩杯在更衣室喷香槟。
落选秀里藏着更多故事。猛龙签下特伦斯-戴维斯时只给了份双向合同。这个密西西比小子后来在多伦多更衣室对我说,选秀夜他独自吃了整盒甜甜圈,“因为不确定明天还有没有钱买早餐”。
回头看这场选秀最魔幻的部分——锡安的新秀赛季因膝伤推迟了三个月,莫兰特却在前二十场就拿下两次三双。命运在布鲁克林那个夜晚埋下的伏笔,要等到数年后才慢慢展开。就像你永远不知道第42顺位的波尔-波尔,后来会变成丹佛高原那个能运球过全场的七尺怪胎。
当锡安终于踏上NBA地板时,鹈鹕主场冰沙王中心的欢呼声掀翻了顶棚。他的第一次得分来自空中接力,起跳高度让篮筐看起来像是被拉低了十公分。我旁边坐着的球探嘟囔了句:“这他妈是十九岁?”
选秀过去五年了。锡安的体重曲线比他的得分数据更引人关注,莫兰特已经拿过最佳新秀,巴雷特被交易到猛龙。那些在绿屋里紧张不安的年轻人,如今散落在联盟各处书写各自版本的故事。但2019年六月的那晚,他们还是群穿着不合身西装的孩子,等着听自己的名字被叫到。就像等待开启的盲盒,谁都不知道里面装着糖果还是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