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NBA十大中锋,你脑子里肯定闪过一堆名字。但真正能让球迷吵到脸红脖子粗的,永远是鲨鱼和张大帅这两个怪物。一个活在彩色电视里,另一个留在黑白胶片中。我们总爱把他们拽到同一个擂台上,就像关公战秦琼。
先说奥尼尔。我至今记得他隔扣克里斯·韦伯那球。三百多磅的体重像卡车漂移,转身时地板吱呀作响。防守人挂在他手肘上,像件晾晒的衬衫。这画面太有欺骗性了——你以为他是头野兽?错了,1995年总决赛横扫魔术队时,他用场均38分告诉你什么叫举重若轻。
张伯伦呢?我们只能从数据碎片里拼凑他的恐怖。1962年3月2日,费城勇士更衣室里,他叼着雪茄对记者说今晚要干票大的。结果扔进去100分。注意,那时代没有三分线,没有彩色电视转播,连计分牌都是手动的。但记分员颤抖着写下的数字,至今烫得灼人。
比身体素质?奥尼尔的体测数据是禁区巨无霸。张伯伦传说能原地摸到篮板上沿。这就像比较霸王龙和蓝鲸,一个用吨位碾压,一个用天赋改写物理定律。
有人总爱说张大帅要活在今天会如何。我看过1967年总决赛片段,他快攻时像踩着风火轮,全场奔驰的样子活脱是2米16的威斯布鲁克。但这种比较本身就不公平。奥尼尔面对的是联防和砍鲨战术,张伯伦要应付的是没有禁区的篮下肉搏。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戒指。奥尼尔有四枚,其中三连冠时把西部所有内线打了个遍。张伯伦只有两枚,其中1972年那枚还是32岁高龄拿到的。这里藏着个残酷事实:奥尼尔更懂得如何让队友变好,2000年总决赛受伤后,他撑着膝盖对科比说“该你带我们回家了”。
数据会骗人,但细节不会。张伯伦的场均48.5分钟出场时间像天方夜谭,直到你发现那时比赛节奏快得像田径赛。奥尼尔职业生涯罚丢5000多个球,却总在关键时刻稳稳罚中——1999年西决最后时刻,他闭眼罚球的画面成了马刺队的噩梦。
我永远记得2001年奥尼尔对76人说的话。当记者问他能否复制张伯伦的百分记录,他咧嘴一笑:“我要是像他那样每场出手60次,现在就该讨论谁能得150分了。”这话嚣张吗?但当你看到他把篮架扣塌的录像,就会明白这不是吹牛。
把他们塞进历史前十榜单是件残忍的事。拉塞尔用11枚戒指定义赢家,贾巴尔用天勾诠释 longevity。但奥尼尔和张伯伦代表的是最原始的天赋暴击。看奥尼尔打球像看海啸,看张伯伦数据像读神话。
所以别问谁更强。就像别问是陨石撞击厉害还是火山爆发恐怖。你得问自己更迷恋哪种毁灭——是奥尼尔那种把篮筐扣得摇摇欲坠的即时快感,还是张伯伦留在发黄记录册里那些永远无法被验证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