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画面吗。麦迪在2003年对阵奇才的比赛里,三节不到轰下62分。下场时他扯着球衣领口,汗水沿着下颌线往下滴。那年的得分王奖杯上还带着费城全明星赛的灯光温度,场均32.1分的数据背后,是连续14场30+的疯狂。

NBA历年得分王得主:麦迪与杜兰特数据

翻看杜兰特2014年的技术统计会吓一跳。54%的投篮命中率配上39%的三分命中率,一个身高211公分的球员场均掠下32分。在俄克拉荷马蓝色的海洋里,他刚完成连续41场25+的表演,比乔丹的纪录还多走了一程。

这两个得分王之间藏着十年时光。麦迪的干拔跳投要腾空到最高点才出手,杜兰特的投篮却像在电梯里按了顶层键——你明明看见他起跳,球却突然从你头顶掠过。

2003年麦迪的32.1分来得不容易。魔术队当时第二得分点是场均16.8分的迈克·米勒。每场比赛对方都用两个人堵在三分线外,他得在夹缝里找到0.3秒的出手间隙。那年他的球权使用率冲到35.2%,现在看这个数字都烫手。

杜兰特在2014年身边站着威斯布鲁克。当威少因伤缺席时,他曾经连续四场轰下45+。但最可怕的是他的效率,真实命中率63.5%像用手术刀在得分。你见过中锋身材的球员做着后卫变向吗?他在麦迪逊花园砍下41分那夜,尼克斯球迷最后开始为他鼓掌。

麦迪的得分王带着悲情底色。那年魔术42胜40负勉强挤进季后赛,他扛着球队前进时左膝已经需要定期抽积水。现在的球迷可能不知道,他当年每次训练后要在膝盖上绑二十分钟的冰袋。

杜兰特捧起得分王奖杯时球队59胜。他在更衣室里说的话很有意思:“我得多少分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分数在哪个时间段拿到。”查数据才发现,他第四节场均9.5分,关键时刻投篮命中率49.6%。

把两人的投篮热区图叠在一起会看见有趣的事。麦迪在左侧45度中投区有片深红色,杜兰特的红色区域则铺满整个三分线外。时代在变,2003年麦迪每场只投4.9个三分,2014年的杜兰特把这个数字提到6.1个。

有个细节很少人提。麦迪得分王赛季的助攻是5.5次,杜兰特2014年场均5.5次助攻——两个得分王都在用同样方式带动队友。也许超级得分手骨子里都住着传球手灵魂,只是得分能力太耀眼,把其他技能遮住了。

现在回想起来,麦迪的得分像暴雨,突然倾泻让人措手不及。杜兰特的得分像河流,持续流淌却深不见底。他们分别在两个十年里定义得分王的模样,用不同的方式把篮球送进篮筐。

当你看见杜兰特在勇士队拿到第三个得分王时,会不会想起十几年前那个穿着魔术1号球衣的身影?他们的数据册都停在场均32分这条线上,就像不同时代的登山者,从不同路线登上了同一座高峰。

最后说个温暖的事。2017年杜兰特接受采访时聊到麦迪:“我学了他的剪刀步动作,虽然我做起来没他那么飘逸。”而麦迪早在2013年就说过:“凯文让我觉得,得分王这项荣誉还在进化。”两代得分王之间,隔着篮球史上最温柔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