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德州的篮球,你脑子里蹦出来的肯定是那三支队伍。休斯顿火箭,圣安东尼奥马刺,达拉斯独行侠。他们扎在这片南方土地上,像三棵盘根错节的老橡树。你想分开看他们,很难,他们的根须在底下早就缠在一块儿了。这不只是地图上的三个点,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活法。

德克萨斯州NBA球队:火箭马刺独行侠三队历史

休斯顿的篮球,骨子里就带着点航天城的飘渺劲儿。大梦奥拉朱旺那些脚步,你现在看录像都觉得不真实。他像是在无重力环境里打球,转身,晃动,防守人还在地板上找重心,他已经飘到另一边把球放进去了。1994和1995那两年,火箭队给德州带回来最初的两座奖杯。那种感觉很奇妙,他们不是靠碾压所有人的绝对实力,更像是在乱世里抓住机会的智者。尤其是95年,他们是西部第六,一路下克上,这故事现在听来都像神话。姚明来了之后,这座球馆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中转站。无数中国球迷的篮球启蒙,是从休斯顿的红色开始的。你能想象吗?一个东方巨人,把两种完全不同的篮球语言,用一种近乎笨拙又无比真诚的方式,糅合在了一起。

圣安东尼奥的马刺,是另一个极端。如果火箭是写意山水,马刺就是工笔素描。格雷格·波波维奇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蒂姆·邓肯那套被戏称为“大基本功”的动作。二十年如一日,他们就在那里,不声不响,赢球,回家。AT&T中心球馆里的空气,感觉都比别处要冷静几度。他们的比赛没什么爆点,像一部精密车床在切割金属,每一个回合都按照图纸来。可就是这份枯燥,为他们攒下了五座总冠军。你会觉得无聊,但你又不得不佩服。GDP组合——邓肯、吉诺比利、帕克,三个人性格迥异,却在波波维奇的体系里严丝合缝地运转了十几年。他们定义了什么是“体系大于个人”,哪怕这个个人是历史级别的大前锋。

达拉斯的故事,则充满了拉丁裔的奔放和牛仔的执拗。马克·库班买下球队时,他像个闯进成人派对的孩子,兴奋,吵闹,不怕得罪人。他和德克·诺维茨基,一个疯癫的老板,一个沉默的德国大个子,组成了体育界最不搭调却又最成功的搭档之一。2011年那次夺冠,是德州篮球史上最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剧本。诺维茨基带着发烧,单核带队,一路击败了科比、杜兰特、韦德和詹姆斯。他那招金鸡独立的后仰跳投,成了达拉斯最坚硬的城墙。当热火三巨头在他面前倒下时,你看到的不是一个球队的胜利,是一个男人用他整个职业生涯的坚持,完成的一场盛大复仇。

他们的恩怨也好看。马刺和独行侠的德州内战,那些年看得人头皮发麻。波波维奇对上里克·卡莱尔,像是两个武林宗师的见招拆招,比赛节奏慢得像是在下棋。而火箭和独行侠,姚明和诺维茨基的“国际球员德比”,又是另一种风景。你会发现,他们虽然在同一个州抢球迷、抢市场,但彼此的存在,反而逼着对方变得更强。没有马刺这座大山,独行侠的冠军或许不会那么甘甜;没有火箭的海外市场攻势,马刺和独行侠的国际球探网络可能也不会铺得那么开。

现在呢?哈登在火箭留下的登哥印记还没完全褪色,马刺刚刚选中了能让他们再安心二十年的文班亚马,独行侠则进入了东契奇和欧文的炫目后场时代。三棵老树都在发新芽。你看着文班亚马那非人类的身高和协调性,会不会想起三十年前,大梦带给这个联盟的震撼?你看着东契奇那些不讲理的远射和传球,是不是又嗅到了诺维茨基时代那种“一个人就是一套体系”的疯狂?

德州篮球从来不是一种风格。它是火箭的梦幻脚步,是马刺的钢铁纪律,是独行侠的孤胆逆袭。它很热,很燥,球场外的烤肉烟熏味好像都能飘进馆里。它又很冷,很硬,关键时刻的投篮像牛仔拔枪,砰的一声,干脆利落。这三支球队的历史拧在一起,才是一瓶够劲的德州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