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1985年NBA选秀,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帕特里克·尤因。那年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抽签仪式简直像一部戏剧,尼克斯队拆开信封时全场沸腾。但我想带你看看聚光灯之外的故事,那些被历史长河冲刷却依然闪光的名字。
卡尔·马龙在首轮第13顺位才被犹他爵士队选中。选秀夜他坐在家里看电视,整整四个小时没人念他的名字。爵士队经理后来承认,他们原本计划选另一个前锋,直到最后五分钟才改变主意。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未来二十年的NBA格局。
乔·杜马斯的故事更值得玩味。活塞队用第18顺位选中这个来自名不见经传的麦克尼斯州立大学的后卫时,底特律当地报纸的标题是“谁?”。六年后的总决赛,正是这个沉默的后卫防得乔丹场均仅得26.8分,远低于他的赛季平均。
如果你翻开当年的选秀名单,会发现第二轮藏着更多秘密。第31顺位的迈克尔·亚当斯,这个身高只有178公分的小个子,在掘金队打出了场均26.5分的赛季。第43顺位的A.C.格林,后来创造了连续出场1192场的铁人纪录,这个数字至今想起来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克里斯·穆林在第七顺位被勇士队选中时,还是个酗酒成性的天才。我记得老尼尔森教练把他扔进戒酒中心的样子,就像在打磨一块璞玉。四年后,这个曾经连训练都坚持不下来的年轻人,成了梦之队最致命的射手。
其实这届选秀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反差。状元尤因带着全世界的期待走进纽约,而第24顺位的特里·波特却在波特兰悄悄成长为全明星。一个在聚光灯下承受压力,一个在西北角落默默成长。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生涯,却同样精彩。
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在第33顺位选中了阿基姆·奥拉朱旺的大学队友。这个选择现在看来充满讽刺,火箭队前一年用状元签带走了奥拉朱旺,而他的搭档直到第二轮才被人记起。命运就是这样爱开玩笑。
当我翻看这些球员的晚期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1985届新秀的职业生涯平均长度达到8.7年,比联盟平均高出近两年。像乔·克莱恩这样的角色球员,居然在联盟打了整整十八个赛季。他们的坚韧程度超乎想象。
这届选秀给后世留下了太多思考。球探们是否过分关注天赋而忽略了韧性?为什么那么多低顺位球员能逆袭成功?也许答案就藏在那些被遗忘的细节里——马龙每天凌晨四点的训练,杜马斯永远在研究对手录像,穆林在康复中心流下的汗水。
现在回想起来,1985年选秀就像一坛陈年老酒。刚开启时只觉得尤因这一味醇香,放置多年后再品,才发现马龙的烈、杜马的绵、穆林的甘都已融入酒中。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至今还在谈论它的原因。
常见问答
卡尔·马龙在NBA选秀中被选中时,他在家里做什么?
卡尔·马龙在首轮第13顺位才被犹他爵士队选中。选秀夜他坐在家里看电视,整整四个小时没人念他的名字。
乔·杜马斯在活塞队的选秀顺位是多少?
乔·杜马斯的故事更值得玩味。活塞队用第18顺位选中这个来自名不见经传的麦克尼斯州立大学的后卫时,底特律当地报纸的标题是“谁?”。
迈克尔·亚当斯在第31顺位被掘金队选中时,他的身高是多少?
如果你翻开当年的选秀名单,会发现第二轮藏着更多秘密。第31顺位的迈克尔·亚当斯,这个身高只有178公分的小个子,在掘金队打出了场均26.5分的赛季。
克里斯·穆林在第七顺位被勇士队选中时,他当时的状态如何?
克里斯·穆林在第七顺位被勇士队选中时,还是个酗酒成性的天才。我记得老尼尔森教练把他扔进戒酒中心的样子,就像在打磨一块璞玉。四年后,这个曾经连训练都坚持不下来的年轻人,成了梦之队最致命的射手。
阿基姆·奥拉朱旺的大学队友在第33顺位被国王队选中,这是否意味着火箭队在前一年选择了同一个人?
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在第33顺位选中了阿基姆·奥拉朱旺的大学队友。这个选择现在看来充满讽刺,火箭队前一年用状元签带走了奥拉朱旺,而他的搭档直到第二轮才被人记起。命运就是这样爱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