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6年选秀夜那张经典照片吗?本·西蒙斯穿着灰色西装和76人队帽笑容灿烂,布兰登·英格拉姆在旁略显拘谨。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届选秀的状元悬念为零。五年后再回头看,那张照片简直像部悬疑片的开场画面。
现在重排这届选秀,前五顺位会彻底洗牌。原本的状元西蒙斯可能跌出乐透区,而第27顺位的西亚卡姆已经手握总冠军戒指。第36顺位的布罗格登当年在新秀赛季就抢走最佳新秀奖杯,这仿佛在暗示这届选秀的真正价值藏在第二轮。
真正值得玩味的是贾马尔·穆雷的故事。掘金队在第七顺位选中他时,球探报告写着“得分爆发力存疑”。但看过他在季后赛两次砍下50分的球迷都懂,这种所谓“存疑”变成了多么可怕的低估。特别是2020年泡泡园区那场双加时,他面对米切尔轰下50分,那两个后撤步三分现在看依然让人起鸡皮疙瘩。
西亚卡姆的成长轨迹更魔幻。从发展联盟到总决赛舞台,他用了不到三年时间。2019年总决赛猛龙对阵勇士的第六场,他全场26分10篮板,那些转身勾手和快攻上篮,完全看不出是接触正规训练才七八年的球员。最夸张的是他的三分命中率,从新秀赛季的14.3%跳到夺冠赛季的36.9%,这种进步速度在NBA历史长河里都罕见。
布罗格登作为二轮秀逆袭的故事应该写进教科书。当年雄鹿用三年450万签下他,结果新秀赛季就交出场均10.2分4.2助攻,真实命中率进入“180俱乐部”。现在看步行者给他的8500万合同,你会感叹NBA的薪资专家们确实比球探更懂发现价值。
这届选秀还有个隐藏线索:国际球员成材率惊人。除了喀麦隆的西亚卡姆,来自澳大利亚的西蒙斯(尽管发展未达预期)、德国的丹尼尔·泰斯、法国的蒂莫泰·卢瓦乌,都在联盟找到了立足之地。这或许说明全球篮球人才库正在发生质变。
重排时最让人纠结的是杰伦·布朗和英格拉姆的顺位之争。布朗用强悍防守和稳定得分帮助凯尔特人多次闯入东决,英格拉姆则在鹈鹕练出全明星级别的中距离。但如果比较关键时刻的得分效率,布朗上赛季在比分胶着时的投篮命中率达到48.3%,这个微观数据可能成为决定因素。
回顾这届选秀最大的启示在于,天赋评估永远不能停留在静态指标。西蒙斯的身体天赋至今仍是顶级,但缺乏投篮欲望让他逐渐被时代抛弃。而穆雷的杀手本能、西亚卡姆的学习能力这些软实力,恰恰是球探报告最难量化的部分。
现在看球队经理们的选秀笔记应该很有意思,那些关于“上限”和“下限”的预测,最后都被现实改写得面目全非。或许下次看到某个二轮秀时,我们该多留意他的训练视频而不是体测数据。
2016届的球员们正在步入巅峰期,这场重排游戏远未结束。也许五年后再回头看,现在的排名又会被某个正在发展联盟打磨技术的球员彻底颠覆。这就是NBA选秀最迷人的地方——永远给意外留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