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些画面吗。奥拉朱旺底线梦幻脚步晃开大卫罗宾逊,轻轻把球放进篮筐。尤因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一次次用他标志性的跳投惩罚对手。罗宾逊刚拿下71分没几天,就被奥尼尔在篮下撞得东倒西歪。这就是九十年代NBA的内线战争,四个巨人撑起了整个联盟的天空。
说他们是中锋,不如说是四种完全不同的篮球哲学。奥拉朱旺的脚步像跳芭蕾,你永远猜不到他下一个转身是向左还是向右。1995年总决赛面对奥尼尔,他场均32.8分,那些动作现在看录像都觉得不可思议。有次训练师数过他假动作的次数,连续七个假动作防守队员全吃了,最后一个简单的打板入框。
尤因是另一种存在。纽约的冬天有多冷,他的中投就有多稳。1994年总决赛第七场,他那个被盖掉的绝杀球成了永远的遗憾。但你看他整个季后赛的数据,场均24.5分11.2篮板,每次起跳都像用尽全身力气。麦迪逊花园的球迷会告诉你,尤因下场时地板上的汗渍永远是最多的。
大卫罗宾逊像个完美的篮球机器。身高216公分,却能像后卫一样全场奔袭。1994年那场71分的比赛,马刺队友后来回忆,他接到球根本不做多余动作,就是起跳、投篮、进球。可这个完美的军人,却在奥尼尔横空出世后显得束手无策。1995年西部决赛,奥尼尔在他头上场均30分,那些背打让海军上将的优雅显得苍白。
然后就是奥尼尔了。这个23岁就入选五十大巨星的怪物,完全改变了力量的定义。1993年他刚进联盟,一巴掌把篮板扣碎,整个篮球架缓缓倒下。那不是表演,是宣告新时代的到来。查尔斯巴克利说过,防守奥尼尔就像被卡车撞,而且这卡车还会转身跳投。
他们之间的对决从来不只是数据。1995年总决赛,奥拉朱旺和奥尼尔对位时,火箭的战术板上永远画着复杂的跑位路线。因为大梦知道,不能和这头野兽硬碰硬。而魔术教练的指示简单粗暴:把球给沙克。看他们打球你会明白,技术可以练,身体可以练,但那种与生俱来的篮球智商,真的学不来。
现在回想起来,九十年代的篮球规则简直就是为这四个人设计的。没有防守三秒,可以hand-check,篮下永远挤满了人。尤因要在莫宁和穆托姆博的包夹下得分,罗宾逊得面对罗德曼这种篮板狂人。现在的球迷可能无法想象,那时候每个进球都是肉搏换来的。
最可惜的是什么?是这四个人从没在季后赛同时相遇。奥拉朱旺和罗宾逊在西部死磕,尤因在东部苦苦挣扎,奥尼尔从魔术到湖人始终差一口气。如果1994年的尤因对上1995年的奥拉朱旺,或者1999年的罗宾逊遇上2000年的奥尼尔,那该是什么场景?我们只能靠想象了。
如今看小球时代的三分雨,总会想起那些年在油漆区搏杀的身影。奥尼尔的霸王步,大梦的迷踪步,尤因的跳投,罗宾逊的突破,这些画面在记忆里越来越清晰。也许篮球终究会改变,但那些年在篮下硬碰硬的岁月,那些巨人们的战争,永远刻在了NBA的历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