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NBA比赛我都会盯着球员数据表发呆,那个叫尼古拉·约基奇的中锋明明身高两米一,体重却接近130公斤,移动起来像座会跳舞的山。而斯蒂芬·库里同样是两米左右的身高,体重却比约基奇轻了整整30公斤,在场上飘忽得像片羽毛。这种强烈反差让我开始琢磨,每个位置到底藏着什么样的身高体重密码。

NBA各位置球员理想身高体重标准分析

控球后卫这个位置早就不是单纯传球机器了。克里斯·保罗183公分84公斤的模板正在被颠覆,你看独行侠的卢卡·东契奇,196公分104公斤的体型简直像辆重型坦克。但真正有趣的是国王队的达龙·福克斯,191公分84公斤的修长身材配合那副闪电般的快攻,让他突破时能像刀片似的切开防守。我统计过本赛季场均突破次数前十的控卫,其中七人体重都在85-95公斤这个区间,太轻了容易被撞飞,太重了又影响变向速度。

得分后卫的黄金体型正在悄悄上移。十年前两米左右算是标准尺寸,现在你看看德文·布克196公分93公斤的体型,在二号位已经算偏小号。凯尔特人队的杰伦·布朗198公分101公斤,冲起来根本拦不住。最让我惊讶的是鹈鹕队的赫伯特·琼斯,201公分98公斤的修长身材居然入选了防守一阵,他那双长臂展开时就像在场上安装了移动防盗网。

小前锋可能是全联盟最不挑体型的位置。勒布朗·詹姆斯203公分113公斤的肌肉铠甲依然能扛着三个人上篮,但同样身高的凯文·杜兰特却只有109公斤,靠着228公分的臂展照样无解干拔。我翻过最近五年最佳防守球员投票,发现前锋位置入选者的平均体重从107公斤降到了102公斤,现在更需要的是像雷霆队杰伦·威廉姆斯那种198公分88公斤的轻型装甲,换防时能从一号位跟到四号位。

大前锋的进化轨迹最让人着迷。十年前这个位置还充斥着110公斤以上的壮汉,现在你看看凯文·乐福这种传统大前都快绝迹了。掘金队的阿隆·戈登203公分107公斤,能在外线盯防后卫也能在内线顶住中锋。更极端的是魔术队的保罗·班凯罗,208公分113公斤的体型却经常担任进攻发起者。我对比过本赛季大前锋的场均三分出手,比五年前多了整整2.1次,体重标准正在为空间让路。

中锋位置的体重标准彻底分裂成两派。爵士队的沃克·凯斯勒213公分111公斤代表现代轻型中锋,靠着敏捷性完成协防盖帽。而76人队的乔尔·恩比德213公分127公斤则是传统力量的极致,低位单打时仿佛在演绎古典艺术。最特别的是雷霆队的切特·霍姆格伦,213公分88公斤的纸片人身材,却能在篮下和那些130公斤的巨人们卡位,这让我开始怀疑体重标准的参考价值。

其实翻看历史数据会发现很有趣的规律。八十年代中锋平均体重也就110公斤左右,到九十年代奥尼尔这种140公斤的庞然大物出现后,各队开始疯狂堆体重。现在随着魔球理论盛行,理想体型又回到了轻量化路线。但总有例外,比如掘金的约基奇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体重只要搭配足够的手感和球商,照样能成为联盟第一人。

每次看到文班亚马224公分95公斤的竹竿身材在篮下完成封盖,或是追梦格林198公分104公斤的矮壮身材守住七尺长人,我都会想起那些被打破的体型教条。或许根本不存在完美的身高体重公式,只有球员如何把自己的身体变成武器的智慧。这就像在解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几何题,每个时代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证明,篮球终究是项属于智者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