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感觉太清晰了。1986年春天,波士顿花园的地板吱嘎作响,空气中混着汗水和爆米花的味道。拉里·伯德就站在罚球线上,全场安静得能听见他的呼吸。那是他的舞台,他的总决赛。现在回想起来,那几乎不是一场对决,更像是一次加冕礼。休斯顿火箭?他们只是恰好站在了舞台的另一边。

1986年NBA总决赛回顾

你得理解那支凯尔特人有多特别。他们前一年刚丢了冠军,整个赛季都憋着一股劲。伯德刚刚连续第三年拿下MVP,没人能在他面前放松一秒钟。麦克海尔练出了他那套低位脚步,帕里什像岩石一样守在篮下。安吉永远在不知疲倦地奔跑。还有比尔·沃尔顿,那个曾经的超级巨星,如今甘愿坐在板凳上,就为了赢球。他们赢了67场,整个联盟都知道,这支球队不一样。

火箭是怎么闯进来的?靠着两个长人。哈基姆·奥拉朱旺才二年级,已经能在篮下翻江倒海。拉尔夫·桑普森更是七尺四的怪物,能跑能跳还能投。他们用双塔战术一路冲进总决赛,年轻,充满活力,但面对凯尔特人,他们显得那么青涩。你能从他们眼神里看到不确定,那种在波士顿花园打球才会有的压力。

第一场就定下了基调。凯尔特人赢了三十多分。我记得伯德那个不看人传球,球从两个人中间穿过,直接塞到麦克海尔手里。那种球会让你怀疑人生。火箭的双塔被切割开来,桑普森整晚都在和帕里什肉搏,奥拉朱旺则要面对麦克海尔的纠缠。凯尔特人太了解怎么对付年轻球队了,他们不断换防,包夹,让火箭的进攻支离破碎。

第二场是系列赛的转折点。最后几秒钟,凯尔特人只领先两分。球发出来,伯德在底角被两人包夹。他没有强行出手,而是把球分给了丹尼斯·约翰逊。DJ稳稳命中,锁定胜局。那个传球比任何得分都更能说明伯德的篮球智商。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自己来,什么时候该相信队友。火箭的年轻人站在那里,看着凯尔特人庆祝,你能感觉到他们的信心在一点点消失。

回到休斯顿,火箭总算赢了一场。奥拉朱旺爆发了,拿下30多分。但即使在那场胜利中,你也能看到问题。桑普森始终找不到节奏,他被凯尔特人的防守搞得心烦意乱。火箭太依赖天赋打球,而凯尔特人打的是体系,是经验,是那种知道如何赢球的本能。

第四场又回到了波士顿。伯德打出了职业生涯最经典的表演之一。不是得分,而是全方位的掌控。他抢下17个篮板,送出13次助攻,还有几次关键的抢断。每当火箭试图追分,他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我记得有个回合,他刚抢下后场篮板,就直接一个跨越全场的长传,球精准地找到快下的安吉。那种球会让你明白,篮球在他眼里是慢动作。

夺冠那一刻,花园球馆沸腾了。伯德抱着篮球不肯放手,沃尔顿笑得像个孩子。这是他们应得的。整个季后赛他们只输了一场,这是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季后赛表现之一。而对火箭来说,这是成长的代价。奥拉朱旺后来回忆说,那次失利教会了他如何成为冠军。

现在回头看,1986年的凯尔特人可能是伯德时代最好的球队。他们的化学反应近乎完美,每个角色球员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沃尔顿的健康让第二阵容有了核心,韦德曼的三分球总是那么及时。这支球队证明了,篮球不只是关于天赋,更是关于如何让天赋协同工作。

那年夏天,伯德带着冠军奖杯回到家乡。他可能会在某个小镇的篮球场上,继续练习那些不可思议的传球。而在休斯顿,奥拉朱旺已经开始在训练馆里加练。两个时代的交接尚未完成,但在1986年的六月,篮球世界属于波士顿,属于那个穿着33号白绿球衣的印第安纳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