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NBA选秀,状元和榜眼都是焦点。但球迷们常说"状元榜眼必有一水",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nba选秀状元榜眼必有一水

近20年选秀中,确实出现了多对"一强一水"的组合。2007年状元奥登因伤早早退役,榜眼杜兰特却成为超级巨星;2013年状元本内特成为历史最水,榜眼奥拉迪波好歹进过全明星。

统计显示,2000-2020年间的20组状元榜眼中,有11组出现明显差距。最典型的是2016年,状元西蒙斯和榜眼英格拉姆都算成才,但都比不上探花布朗。这概率超过50%,难怪球迷会有这种印象。

不过也有例外。2008年罗斯和比斯利、2019年锡安和莫兰特,两组都打出了身价。但要注意,莫兰特现在场外麻烦不断,这种"双保险"最后翻车的例子也不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球探不是神仙。前两顺位通常一个选天赋,一个选即战力,赌错了很正常。再加上伤病、性格等因素,高顺位变水货真不稀奇。

所以下次看到状元榜眼出炉,先别急着下结论。按照历史规律,确实有很大概率会有一个达不到预期,但具体是谁,可能连球队管理层自己心里都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