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21岁的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冠。这个数字追平了科林·杰克逊保持的世界纪录,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当时央视解说员那句"刘翔赢了"让无数中国人热血沸腾。
数据不会说谎:刘翔是第一个在直道项目上拿到奥运金牌的亚洲男性运动员。决赛中他领先第二名特拉梅尔0.27秒,这个优势在短跨项目上相当明显。国际田联官方数据显示,当年刘翔的起跑反应时为0.139秒,排在所有选手第三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翔在预赛和半决赛都留了力。半决赛他跑出13秒26,仅以小组第二晋级。教练孙海平后来透露,这是为了保存体力应对决赛的战术安排。
夺冠后的商业价值飙升得吓人。有统计显示,2005年刘翔代言品牌多达17个,包括耐克、可口可乐等国际大牌,单个代言费飙升至1500万元。这种商业成功在当时的中国运动员中绝无仅有。
伤病问题其实早有预兆。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刘翔跟腱伤势已经反复发作。尽管团队尝试了各种治疗手段,但最终在预赛中跟腱断裂退赛。当时鸟巢体育场九万观众眼睁睁看着他撕下号码布走回通道,那个背影确实让人揪心。
2012年伦敦奥运会更戏剧性。刘翔在预赛第一栏就摔倒,最后单脚跳完全程亲吻栏架。赛后诊断还是跟腱问题,这次是跟腱完全断裂。两次奥运退赛让不少观众感到失望,但也有人理解运动员的无奈。
现在回头看,刘翔的职业生涯就像过山车。他共获得36次国际赛事冠军,但两次奥运退赛成为最大争议点。国际田联官方数据库记录着他12秒88的世界纪录(后被梅里特打破),这个数字至今仍是亚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