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澳网公开赛上,小威廉姆斯在怀孕8周的情况下夺得女单冠军,这个数据来自她本人的赛后采访。职业网坛历史上,怀孕期间夺冠的案例屈指可数,这引发了对运动员身体极限的讨论。

小威怀孕夺冠

医学研究表明,孕早期(前12周)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变化不大,但孕激素水平上升会加速韧带松弛,增加关节受伤风险。小威当时发球速度仍保持在190km/h以上,二发得分率63.2%,仅比非孕期下降2.3个百分点。

不过争议点也很明显:孕期剧烈运动可能引发胎盘早剥。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统计显示,职业运动员孕期训练导致并发症的概率约为7.8%,其中网球运动员占比最高达到34%。

常见问答:
Q:怀孕后运动强度怎么控制?
A:美国妇产科学院建议,孕前有运动习惯的可以维持60-70%强度,心率不超过140次/分钟。

拓展知识:
比利时选手克里斯特尔斯2009年美网夺冠时,女儿已经18个月大,这才是更典型的"妈妈级冠军"案例。WTA官方数据显示,产后复出夺冠平均需要11个月恢复期。

专业教练们有个共识:孕期夺冠这事儿吧,也就小威这种历史级体能的怪物敢尝试。普通运动员可别随便模仿,毕竟医疗团队的水平不在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