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选秀夜空气里飘着雪茄和香槟的味道。奥兰多魔术的作战室里电话响个不停,桌面上摆着两份球探报告,一份写着沙奎尔·奥尼尔,另一份写着阿隆佐·莫宁。总经理手指敲着桌面,他知道这个决定会改变整支球队的未来。
奥尼尔的球探报告简直像漫画书设定。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比赛录像里,他挂着两个防守队员还能把篮板扣碎。217公分的身高配上130公斤体重,跑起来却像轻了五十斤。有个球探在笔记页边偷偷写道:这可能是张伯伦之后最恐怖的禁区怪兽。
莫宁的乔治城大学履历则是另一幅画面。帕特里克·尤因亲自调教出来的防守专家,211公分的身高配着永不熄灭的眼神。看过他训练的人都说,这家伙每天要把四百磅杠铃深蹲二十组,肌肉线条像是用刻刀雕出来的。
魔术队内部吵翻了天。支持奥尼尔的人拍着桌子说,看看那些被拉变形的篮筐,这家伙能卖光主场所有座位。倾向莫宁的球探则指着数据板,他的中距离命中率比奥尼尔高出七个百分点,防守覆盖面积多出两平方米。
其实总经理心里清楚,这根本不是同一个量级的比较。奥尼尔是那种二十年一遇的票房炸弹,而莫宁可能是最稳妥的建队基石。就在选秀前夜,球探组还在酒店房间里反复播放两人对阵杜克大学的比赛录像,暂停键按得发烫。
选秀当天麦迪逊广场花园的灯光打得特别亮。当斯特恩念出奥尼尔的名字时,摄影机同时捕捉到两个表情:奥尼尔张开双臂像是要拥抱整个世界,莫宁在台下把西装裤捏出了褶皱。这个瞬间后来被回放了二十年。
新秀赛季的数据对比成了体育专栏的每周定番。奥尼尔在魔术队首月就扣坏了三块篮板,主场收视率暴涨百分之四十。莫宁在黄蜂队默默交出单场8次封盖,把对手的禁区命中率压到三成以下。两派人马在报纸上打笔仗,就像在看两部不同的英雄电影。
真正有意思的是看他们第一次交手。那场比赛奥尼尔在莫宁头上砍下30分,但赛后更衣室里揉着发疼的肋骨说,从来没人让他跳投这么多次。莫宁那边则对记者坦言,防那个大家伙就像在停车场拦卡车。
时间最终给出了奇妙的答案。奥尼尔带着魔术闯进总决赛时,莫宁正在热火修炼他的铁血防守。等他们在迈阿密成为队友,训练场上还经常为当年的事斗嘴。有次奥尼尔指着莫宁的冠军戒指说,要是当年我们换个顺序,现在该是谁戴着几枚呢?
回看那届选秀会发现很多隐藏线索。第九顺位被选走的莱特纳后来进了梦之队,但聚光灯始终聚焦在状元之争。其实当年还有个小插曲,76人队曾想用整个替补席换魔术的状元签,被魔术总经理笑着挂断了电话。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老球迷总爱翻92年的旧账。这不只是两个巨人的命运分野,更是关于篮球哲学的永恒辩论。是要摧枯拉朽的天赋,还是精雕细琢的技艺?三十二年后回头看,那道选择题的余波还在联盟里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