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选秀大会的灯光打在凯文·加内特稚嫩的脸上。他紧张地攥着西装衣角,才十九岁,瘦得像根竹竿。台下有人嘀咕,这高中生真能行吗。明尼苏达森林狼在第五顺位摘走了他。全场哗然。那时候没人想到,这个选择会像多米诺骨牌,推倒了往后二十年的联盟格局。
安东尼奥·麦克戴斯就站在不远处。他被快船用榜眼签选中,意气风发。大学时代他早已证明自己,身体素质炸裂,能跑能跳,是即战力。媒体镜头齐刷刷对准他,仿佛他才是这届选秀的答案。现在看来,那天晚上就像两条命运线的交叉点——一条通往持久闪耀的恒星,一条划过天际的流星。
加内特的新秀赛季其实挺挣扎。体重不到220磅,在禁区里被那些老油条撞得东倒西歪。场均10.4分6.3篮板,不算惊艳。但你仔细看录像,能发现些不一样的东西。他在防守端总在指挥队友跑位,被过掉后会拼命追防,哪怕失位也要伸手干扰。那种偏执的胜负欲,是数据单上永远看不出来的。
麦克戴斯倒是很快打出了名堂。转会掘金后,他成了丹佛高原的空中作业中心。1999年他在马刺场均能拿20.8分8.2篮板,入选全明星。他的面框突破犀利无比,背身单打时的转身速度让很多七尺长人吃不消。那时候的体育版面,经常能看到他隔着人暴扣的定格画面。
转折点藏在细微处。2001年麦克戴斯开始遭遇膝伤,左膝软骨磨损。起初只是偶尔轮休,后来变成反复手术。他的弹跳高度从38英寸掉到30英寸,再后来,连起跳都变得犹豫。你看他2005年在活塞的比赛录像,防守时总下意识护着膝盖,那个曾经飞天遁地的猛将不见了。
加内特却在默默进化。他每年休赛期都在增重,2003年时已经练出240磅的钢筋铁骨。更可怕的是他的续航能力——连续六个赛季打满82场常规赛,场均上场时间超过38分钟。我翻过老数据,他在森林狼那十二年,只有两个赛季因伤缺席超过十场比赛。
两人的命运在2004年彻底拉开差距。加内特带着卡塞尔和斯普雷维尔杀到西部决赛,拿到MVP奖杯。麦克戴斯那时正在尼克斯的替补席上敷冰袋,他的膝盖又肿了。选秀夜那个被万众期待的榜眼,正在经历第七次膝盖手术。
其实麦克戴斯后来在活塞焕发第二春也挺让人动容。2008年东决看他防加内特,脚步跟不上就用手臂死死卡住腰位。那么多次大伤之后,他居然还在联盟打了十五年。但这种坚持里总带着点悲壮——他本可以成为更好的那个。
现在回头看1995年选秀,会发现球探报告都写对了,但又都没写全。报告说加内特需要增重,没错;说麦克戴斯运动能力顶级,也没错。但他们没测算出加内特那种近乎自虐的职业素养,也没预判到麦克戴斯玻璃般的膝盖。有时候天赋就像彩票,刮开才知道是头奖还是谢谢惠顾。
最后说个细节。2016年加内特退役时,麦克戴斯早已转型当教练。有记者问加内特如何看待当年的选秀顺位,他笑了笑说:“第五顺位让我每晚都想着证明他们错了。”而麦克戴斯几年前在采访里说过:“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会更注意保养身体。”你看,顺位从来不只是数字,它会钻进球员的骨髓里,变成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