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选秀夜灯光打得人睁不开眼。格雷格·奥登的名字先被念出来,没人意外。波特兰握紧拳头选了这位中锋,仿佛七尺身高能撑起整座球馆的未来。轮到西雅图超音速时,镜头扫过凯文·杜兰特瘦长的胳膊,他穿着不合身的西装站起来,像根刚栽进联盟的竹竿。

2007年NBA选秀杜兰特霍福德等球星顺位

现在回头看第二顺位,超音速管理层怕是半夜都要笑醒。杜兰特新秀年场均二十点三分,可当年报纸用整版讨论他卧推不足。体测数据冷冰冰印在报纸角落,八十四公斤的杠铃都推得踉跄。那些球探报告如今读起来像黑色幽默,写着“身材单薄难以适应对抗”,却没人料到这家伙后来能用中投凿穿所有防守。

霍福德在第三顺位被老鹰摘走时,亚特兰大球迷的掌声礼貌却不够沸腾。这个多米尼加来的内线太稳了,稳得让人忘记他才二十一岁。新秀赛季四点四分的数据现在还能查到,可那些防守站位图早被遗忘。他像台精密仪器,从第一天起就懂得怎么用卡位改变对手的出手弧度。

真正让各队经理肠子悔青的藏在第五顺位。凯尔特人攥着选秀权犹豫再三,最终带走了杰夫·格林。而那个叫马克·加索尔的西班牙胖子,直到四十八顺位才被湖人捡走。当时洛杉矶媒体用“添头”形容这笔交易,谁曾想七年后他会带着灰熊掀翻马刺的铁桶阵。

康利去灰熊时带着Ohio州立大学的光环,第四顺位不算意外。但孟菲斯人没料到这个控卫能连续六年把球队带进季后赛。看他新秀年助攻失误比二点五,比某些乐透后卫打了十年都要干净。

诺阿掉到第九顺位才被公牛选中,选秀夜他扯着领带满场飞吻。芝加哥人后来才明白,这个疯子的激情能点燃整个联合中心。零九年在凯尔特人三巨头头顶抓下十七个篮板时,那些说他“运动能力平庸”的球探报告正在碎纸机里打转。

如今翻看当年的体测数据特别有意思。杜兰特赤脚身高两米零六,穿鞋变成两米零八,后来联盟重测居然窜到两米一十一。这些数字游戏改变不了那年六月的事实:超音速赌对了历史级得分手,老鹰拿到了十年不变的中流砥柱。

倒是那些错过宝藏的球队该反复咀嚼这个夜晚。开拓者放走杜兰特选了奥登,后来中锋的膝盖成了队医室的常客。森林狼在第七顺位锁定科里·布鲁尔,却放任四十八顺位的小加索尔溜去洛杉矶。某些选秀室的决策瞬间,真的会缠绕球队十几年。

霍福德今年还在总决赛投关键三分,杜兰特又拿了三十分。那些零七年坐在小绿屋的年轻人,现在散落在联盟史册的不同章节。有人成了传奇,有人变成交易筹码,还有人在YouTube集锦里偶尔闪现。

选秀就像开盲盒,但球队经理们总觉得自己能摸出隐藏款。其实真正改变联盟格局的,往往是那个瘦竹竿男孩起身与母亲拥抱时,摄像机没抓到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