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选秀报告我现在还存着。翻开来看,字母哥的名字挤在一堆陌生面孔中间,第十五顺位,密尔沃基雄鹿。球探报告写得挺客气,身高臂长,运动能力出色,但后面跟着一串但是——但是太瘦了,但是技术粗糙,但是只在希腊二级联赛打过球。这些但是像一堵墙,把他挡在了乐透区外面。

NBA2013年选秀顺位分析:字母哥第15顺位价值

你看着安东尼·本内特成为状元就会明白,那年所有球队都在赌。骑士赌本内特能成为下一个格里芬,76人赌诺埃尔能恢复膝盖,可雄鹿用第十五顺位选字母哥的时候,连他自己都愣住了。选秀夜现场镜头给到他,那个穿着不合身西装的大男孩,眼睛里全是茫然。现在回头看,那一夜改变了多少球队的命运。

雄鹿当时怎么想的?他们刚送走詹宁斯,准备重建。球探团队飞了八次希腊,每次回来都在争论。总经理哈蒙德后来说,他们看中的是字母哥在快攻中那种不讲理的跨步,三分线外起步,两步就到篮下了。这种画面在今天的NBA司空见惯,但在2013年,这是个怪物。

前十四支球队错过了什么?我们得看看他们选了谁。第十三位选的奥利尼克,第十四位选的沙巴兹·穆罕默德。都是好球员,但和字母哥比起来,差距就像便利店和沃尔玛。这些球队的球探报告肯定都提到了字母哥的潜力,但风险太大——一个在希腊二级联赛场均不到10分的孩子,谁敢用乐透签赌?

新秀赛季的数据现在看起来像开玩笑。场均6.8分4.4篮板,投篮命中率34%。你看他比赛录像,会发现他经常在场上迷路,防守时不知道该站哪里。但基德接手后做了件很妙的事——让这个2米11的大个子打控卫。这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这是被逼无奈下的疯狂实验,却意外打开了他的技能包。

成长的轨迹不是直线上升的。第二年场均12.7分,第三年16.9分,直到第四年才突然跳到22.9分。你看他每个夏天的训练视频,肌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从竹竿到肌肉棒子,他花了四年。这四年里,雄鹿耐心等着,哪怕连续两年止步首轮。

现在回头看第十五顺位的价值,已经没法用数字衡量了。雄鹿用他换来了队史第二座总冠军,换来了两个MVP。但更可怕的是,他重新定义了篮球运动员的模板——一个能从一号位打到五号位,能从三分线开始三大步上篮的怪物。后来的班切罗、文班亚马,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那些错过他的球队后来怎么样了?76人选择了相信过程,但他们本可以拥有字母哥和恩比德的前场。魔术一直在寻找建队核心,他们用第二顺位选了奥拉迪波。有时候你想,如果字母哥去了别的队,还会成为现在的他吗?可能不会。雄鹿给了他足够的犯错空间,给了他无限的信任。

每次看到字母哥扣篮后那张狰狞的脸,我都会想起2013年选秀夜。想起ESPN解说员念出“Giannis Antetokounmpo”时生涩的发音,想起现场观众礼貌的掌声。现在谁敢念错这个名字?时间改变了太多东西。

所以选秀到底是什么?是科学还是玄学?是数据分析还是直觉赌博?雄鹿赌对了,但他们赌的不是一个篮球运动员,赌的是一个男孩能长成男人的可能性。第十五顺位在选秀大会上不算什么好签位,但现在看来,那是改变NBA格局的一个位置。

下次有人和你说低顺位签不值钱,你就给他讲2013年的故事。讲一个希腊小男孩如何从第十五顺位开始,一步一步走到联盟之巅。这个故事比任何励志电影都精彩,因为它真实发生过,而且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