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6年选秀夜那张照片吗?西蒙斯穿着深色西装笑得特别坦然,费城毫不犹豫用状元签摘下了他。英格拉姆坐在后面几排,瘦高的身形裹在浅色西装里,湖人在第二顺位把他带去了洛杉矶。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顺序就该是这样,天才组织前锋和天赋异禀的得分手,未来十年都会是这个顺序。
八年过去了。我们重新打开这份名单,手指划过那些熟悉的名字:杰伦·布朗、希尔德、萨博尼斯、穆雷。你会发现选秀顺位像是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真正决定球员价值的从来不是那张合影时的座位顺序。
本·西蒙斯的新秀赛季推迟了整个一年,等他真正站上球场时,我们看到的确实是个怪物。两米零八的身高带着后卫般的敏捷,快攻中那种举重若轻的传球视野,2017-18赛季他轻轻松松拿到场均15.8分8.1篮板8.2助攻,毫无悬念收下最佳新秀。那时候费城球迷都疯了,每次看他带球推进,整个球馆都在期待下一秒会出现什么魔法。
英格拉姆的起步要慢得多。洛杉矶的聚光灯对那个瘦弱的少年来说太过刺眼,新秀赛季只有可怜的9.4分,投篮命中率不到四成。你能看见他在场上拼命要位,但对抗后动作总是变形。有人说他是水货,有人说他需要时间,直到被交易到鹈鹕,我们才慢慢看到不同的故事。
转折点来得猝不及防。西蒙斯的投篮缺陷从技术讨论变成了战术黑洞,季后赛里对手直接放他五米远。2021年老鹰系列赛那个著名的转身传球,仿佛成了他职业生涯的缩影——明明已经突到篮下,却选择把球传给外面的队友。更衣室问题、背伤反复、心理障碍,那个曾经无所不能的天才变成了球队最棘手的难题。
英格拉姆却在鹈鹕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增重后的身体能够扛开防守,中距离变得致命而稳定。2020年泡泡园区里他带着鹈鹕和整个联盟较劲,场均23.8分6.1篮板,当选最快进步球员。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关键球,比分紧咬时他会主动要球,用一连串的试探步寻找出手空间,那样子突然让人想起了年轻的杜兰特。
现在回头看这份重排名单,杰伦·布朗应该坐在状元位置。总冠军戒指、全明星、超级顶薪,他走了一条最扎实的成长路线。穆雷的季后赛表现足以让他跻身榜眼,那些在最高强度防守下命中的投篮,证明了大心脏比身体天赋更珍贵。
那么西蒙斯和英格拉姆该放在哪里?我会把英格拉姆放在第三顺位。也许他永远成不了超级巨星,但每个夜晚都能给你稳定的25分,能用中距离解决战术困境,能在球队需要时扛起进攻。这种可靠性在联盟里实在太稀缺了。
西蒙斯呢?这个问题让人难受。健康时的他依然是顶级防守者和快攻发动机,2021年他还是最佳防守球员投票的第二名。但NBA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它不关心你可能成为什么,只关心你现在是什么。考虑到出勤率和技术短板,他可能已经跌出前五顺位。
选秀重排最残忍的就是这种对比。我们忍不住想象,如果西蒙斯练出了跳投,如果英格拉姆早点遇到合适的球队。但现实没有如果,只有西蒙斯在布鲁克林继续养伤,英格拉姆在新奥尔良带队冲击季后赛。他们的职业生涯像是两条曾经交汇又分开的线,提醒着我们天赋和成就之间,隔着整整一个太平洋。
下次再看选秀大会时,你会多留个心眼。那些被摄像机对准的年轻面孔,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2016届的这群人,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只是剧本早已偏离了最初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