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8年那个燥热的选秀夜吗?亚特兰大老鹰管理层的手指在通话键上悬停又落下。他们用三号签摘下卢卡·东契奇,随即与达拉斯独行侠达成那笔改变联盟格局的交易——东契奇换特雷·杨,外加一个未来首轮。当时ESPN解说员拖着长音说这是个“需要勇气”的决定,六年后再看,这句话简直像预言。

NBA2018年选秀重排:东契奇与特雷·杨顺位

要是现在重新洗牌,状元签该给谁根本不用犹豫。卢卡已经四次入选一阵,季后赛打快船那轮系列赛场均36分8篮板10助攻,你看着他在波尔津吉斯头顶投进那记后撤步三分,球在空中旋转的弧度就像他逐渐成熟的领袖气质。但特雷·杨呢?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的嘘声至今还在回荡,那个系列赛他场均29分9助攻,用库里的射程和纳什的视野把尼克斯球迷打到沉默。这两个人的比较从来不是简单的数据表格能说清的。

我们总在讨论静态天赋。卢卡2米01的身高配上113公斤体重,背身单吃小后卫就像卡车碾过自行车。但特雷·杨的恐怖在于动态天赋——离三分线两步突然拔起,你明明封到脸上他还是能听见篮网刷网的声音。看看这个微观数据:上赛季关键时刻(最后5分钟分差5分内),特雷·杨真实命中率61.3%,卢卡是58.9%。那些说特雷只会乱战的人,该看看他去年绝杀凯尔特人时有多冷静。

真正让重排变得有趣的是建队逻辑的碰撞。卢卡需要持球大核心体系,你看独行侠今年给他配了莱弗利和加福德两个吃饼中锋,就像给法拉利修了专用赛道。但特雷在老鹰的处境更像乐高创意套装,科林斯走了,卡佩拉老了,穆雷来了又走,他得不断适应新的拼图。有个细节很说明问题:特雷·杨上赛季接球投三分命中率41%,比他持球投高5个百分点——他明明能打无球,只是球队没给他设计这样的战术。

说到那笔着名的选秀夜交易,独行侠得到的首轮签后来变成了雷迪什。现在回想起来,老鹰管理层会不会后悔没多要两个首轮?就像玩扑克时用同花顺换了别人三条还觉得自己赚了。但换个角度想,要是特雷在达拉斯,卢卡在亚特兰大,他们的成长轨迹会完全不同。卢卡可能遇不到基德这样懂得放权的教练,特雷或许不会在纽约证明自己的大心脏。

重排的意义从来不是否定谁的成就。亚历山大在第十一顺位被选中,现在已经是MVP候选人;布伦森在次轮33顺位起步,如今在麦迪逊花园跳着他的探戈。但2018届真正特别的是,前五顺位里藏着两个能重新定义比赛的指挥官。他们就像镜子的两面,卢卡用节奏和视野控制比赛,特雷用射程和胆识撕裂空间。

每次看他们交手都像在欣赏冰与火之歌。卢卡会在低位慢慢磨碎防守,特雷则喜欢用一记30英尺三分瞬间点燃球场。去年常规赛那次对决,特雷在最后两分钟连得8分,卢卡回敬一记抛投2+1,加时赛两人各自砍下40+三双。这种对决让我们忘记顺位,忘记交易,只记住篮球最原始的魅力。

所以现在再问谁该当状元已经没意思了。更好的问题是:如果给每支球队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会有多少管理层愿意拆队重建?掘金可能用首轮14号签换任何一个即战力,太阳会不会用状元签锁定布里奇斯?但关于卢卡和特雷的顺位谜题,答案或许比我们想的更简单——有些相遇本就是命运写好的剧本,错位才能成就最美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