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亮起那刻,推送弹窗正好跳到眼前。NBA季后赛具体时间安排与转播计划公布了。我划开通知,指尖停在四月中旬的日期格子上。今年季后赛比往年早两天开打,首场比赛定在四月十七日凌晨。这个细节让我愣了下,去年这时候我还在抱怨时差让人熬夜,今年赛程表直接把揭幕战塞进工作日凌晨。
转播平台这次玩得挺狠。腾讯视频照例包揽大部分场次,但咪咕悄悄抢下三场焦点战的独播权。掘金对森林狼的G3只在咪咕能看,这招够绝。我翻着赛程表算账,去年开通腾讯体育会员花掉三百块,今年要是追完全程得在两个平台间切换,钱包又得瘦一圈。
时间安排藏着不少小心思。湖人若进季后赛,他们所有比赛都被排在黄金时段。我盯着湖人潜在对手名单笑出声,肖华把算盘珠子崩我脸上了。周六晚场的比赛比去年多四场,TNT直播的场次里西部球队占七成。这些微观数据不会出现在新闻稿里,但老球迷掰着手指头就能摸清门道。
我注意到个反常细节。勇士如果打到次轮,有两场比赛安排在下午四点开球。这个时间美国当地是凌晨一点。联盟宁愿牺牲本土收视率也要照顾亚洲市场,转播计划里塞满这种暗线操作。去年总决赛G4在腾讯平台峰值观看量破四千万,这个数字让NBA把中国观众的作息时间表钉进了会议室白板。
手机突然震动,朋友发来语音:“快看凯尔特人赛程!他们要是东决前都不用打背靠背。”我翻到东部对阵图,绿军赛程松得像在度假。再对比快船可能面临的五天三赛,这哪是抽签分明是保送。转播方把夺冠热门球队的休息日都调成周末,算准了观众会在放松时刻打开直播。
我盯着掘金卫冕之路的转播安排愣神。他们所有客场都由ABC直播,这种待遇去年只出现在总决赛。联盟在用镜头语言告诉观众:约基奇才是新门面。翻到备忘录里记录的去年收视数据,掘金比赛在十八岁以下年龄段收视增长百分之二十七,这个微观数据足够让转播商压重注。
朋友突然发来截图:“你看懂这个没?”联盟通行证今年能看所有场次的教练视角镜头。我攥着手机在屋里转了两圈,终于有人想起我们这些想研究战术的硬核观众。去年花二百美金买联盟通行证只能看主镜头,现在能盯着马龙教练怎么布置关键回合,这钱掏得值。
深夜刷着赛程表发现彩蛋。附加赛最后两场被单独拎出来放在周末午后,转播计划里写着“赢或回家”特别节目。这个时段去年播的是高尔夫集锦,NBA现在把生死战做成独立秀,解说席增加退役球员席位。雷阿伦会解说热火对老鹰的附加赛,他十年前在那个球场投进过救命三分。
我把手机扔沙发上又捡回来。季后赛时间表现在是我的生活刻度尺。四月二十日首轮开打那天要交季度报告,五月四日次轮正好是母亲节前周末,六月六日总决赛撞上公司团建。去年G5我在团建酒店用流量看完第四节,今年提前半年就把日历上的红圈画好了。
转播计划最后页小字写着:所有场次提供数据流接口。这意味着我能边看比赛边调出实时投篮热点图,科技悄悄改变了观赛方式。去年此时我还在用纸质笔记本记战术,现在打开第二个屏幕就能追踪每个回合的预期得分值。这代球迷活得真奢侈。
窗外天色泛白时我还在比对不同平台的解说阵容。杨毅在腾讯解说勇士场次,李克在咪咕带新人,苏群老师只出现在分区决赛。这些声音陪我们走过十几个春天,如今他们也成了赛程表的一部分。关掉手机前我把掘对狼的G3设置成特别提醒,那天应该会带着两个手机蹲在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