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绿色太浓了。凯尔特人捧起奥布莱恩杯的瞬间,加内特跪地嘶吼的画面至今还在脑海里打转。这支球队的冠军故事,远不止三巨头抱团那么简单。
还记得赛季开始前多少人唱衰他们吗。皮尔斯、加内特、雷阿伦,三个三十岁上下的老家伙凑在一起,球权怎么分,更衣室谁说了算。常规赛开局那波八连胜算是打了所有人的脸。里弗斯教练把防守基因注入了每个球员的血液里,他们不是在打比赛,是在执行军事任务。
加内特在防守端的作用用数据都说不明白。你去看录像,他对位时永远张开双臂,膝盖微屈,眼睛死死盯着对手的腰部。这个细节很多分析文章都忽略了。他让凯尔特人的防守效率从联盟中游直接蹿到榜首,场均限制对手得分不到90分。现在哪个队敢想象这种数据。
皮尔斯那年总决赛第一场的王者归来应该被刻成雕塑。被轮椅推出去的时候,我们都以为绿军要完蛋了。结果第三节他就像没事人一样走回球场,接着命中那两个三分。那种眼神,不是演的,是真正杀红眼的斗士才有的光。
雷阿伦的无球跑动简直在画几何图形。你注意看他每次绕过双掩护的路线,几乎都是贴着队友的身体擦过去,多一寸浪费体力,少一寸甩不开防守。这种细节在电视转播里根本看不出来,得去翻战术摄像机的角度才能发现。
隆多那时候还是个菜鸟控卫,但已经敢在暂停时对着三巨头指手画脚了。东部半决赛对骑士的第七场,他抢了那个关键前场篮板,直接断了詹姆斯的晋级希望。那时他年薪才200万,比现在的发展联盟球员高不了多少。
说到詹姆斯,那年凯尔特人简直就是他的噩梦。季后赛那轮系列赛,皮尔斯和他对位时,迫使他的投篮命中率降到35%以下。特别记得有个回合,詹姆斯突破到禁区,加内特和帕金斯同时起跳,四只手完全封死了所有角度。那种防守压迫感,现在的比赛很少见到了。
总决赛打湖人其实挺悬的。第四场那个24分的大逆转,现在看都觉得离谱。第三节落后18分时,北岸花园的球迷都没声音了。是波西的那个底角三分把气氛点燃的,这个角色球员的贡献总被人忘记。
第六场在洛杉矶的屠杀局,39分的分差创造了总决赛历史纪录。加内特赛前在更衣室黑板上只写了一个词:牺牲。那年凯尔特人全队有六个人场均得分在9-20分之间,没有谁特别突出,但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该站出来。
三巨头的化学反应很奇妙。加内特是心脏,皮尔斯是拳头,雷阿伦是神经。常规赛他们对阵马刺那场,最后时刻雷阿伦甘愿蹲在底角拉开空间,看着皮尔斯单打鲍文。这种场面放在其他超级球队根本不敢想。
十二年后重新看这个冠军,会发现它改变了联盟的建队思路。从此巨星抱团成为常态,但再难见到如此完美的防守体系。现在的小球时代,再也找不到那样肌肉碰撞的防守大战了。
有时候会想,如果2009年加内特没有受伤,他们会不会连冠。可惜篮球没有如果,但那一年的绿色风暴,确实在NBA历史上留下了最特别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