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09年选秀夜那阵此起彼伏的嘘声吗。纽约麦迪逊花园的球迷对着库里狂嘘,他们觉得这个戴牙套的瘦小子扛不起尼克斯的未来。现在回头看,那晚的嘘声简直成了这届选秀最荒诞的注脚。
布雷克·格里芬用暴力美学重新定义了四号位。缺席整个新秀赛季后,他带着满身肌肉从天而降,把空接之城的名号焊在快船队史上。但你发现没有,真正让格里芬完成蜕变的不是扣篮,是后来在活塞练出的三分球和策应。那年他带着厚厚的护具打季后赛,场均砍下28+10的数据,手型已经完全变成靠谱射手的模样。
斯蒂芬·库里走过的路更耐人寻味。早期脚踝脆弱得像个玻璃工艺品,连续四个赛季缺席超过十场比赛。勇士队医团队给他定制了强化脚踝的专属方案,连鞋垫都重新设计过。你看他如今在三分线外两步随手命中的样子,根本想象不到当年连变向突破都要小心翼翼。
詹姆斯·哈登的转型更是个经典案例。从雷霆的超级第六人到火箭的得分王,他的后撤步三分成了联盟所有防守者的噩梦。记得2019年他对阵尼克斯那场吗,六十一分十五篮板,每个回合都在用节奏差戏耍对手。但离开火箭后的漂泊也说明,单核带队的模式终究有天花板。
德玛尔·德罗赞的故事藏着另一种坚韧。在多伦多被贴上“季后赛软脚虾”标签后,他硬是在马刺练出了组织能力。去年在公牛连续八场35+并且命中率过半,这数据连乔丹都没做到过。中距离在这个时代本该灭绝,却成了他最致命的武器。
朱·霍勒迪可能是最被低估的冠军拼图。鹈鹕时期还是进攻型后卫,到雄鹿完全转型成防守大闸。去年总决赛最后时刻对布克的死亡缠绕,直接把太阳的冠军梦掐灭了。这种从球星到角色的转变,需要多大的胸襟和调整能力。
这届选秀的深度超乎想象。丹尼·格林从二轮秀变成3D球员模板,杰夫·蒂格意外入选全明星,里基·卢比奥用传球美学征服了两大洲的球迷。就连第25顺位的科里·布鲁尔都能单场砍下51分,这种爆发力现在回想都觉得魔幻。
伤病是这届球员绕不开的阴影。格里芬的膝盖最后只剩零星软骨,泰瑞克·埃文斯因为违禁药物错过巅峰期,布兰登·詹宁斯跟腱断裂后彻底失去速度。看到这些名字你会想,要是没有那些该死的意外,这届选秀的格局会不会完全不同。
十四年过去了,2009届还在打球的只剩七八个人。但他们的集体转型给我们提了个醒,篮球从来不是吃老本的游戏。库里增肌后防守不再吃亏,霍勒迪开发出低位单打,就连格里芬最后在凯尔特人都在做脏活累活。这些老将用职业生涯告诉我们,适应能力才是 longevity 的真正密码。
现在看他们打球有种奇妙的感觉。库里还在投那些不讲理的三分,德罗赞的中距离依然美如画,只是对抗的年轻人变成了塔图姆和莫兰特。2009届就像陈年老酒,越到后期越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或许再过十年我们回头看,这届选秀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出了几个MVP,而在于他们展示了职业球员生涯的无数种可能。
常见问答
布雷克·格里芬是如何完成从四号位到三分射手的蜕变的?
布雷克·格里芬通过在活塞队的训练,学会了如何利用他的身体素质和技巧来执行三分球和策应。他不仅增强了自己的投篮能力,还提高了在场上的视野和传球能力,从而彻底改变了他在快船队的地位。
斯蒂芬·库里早期脚踝受伤的情况如何?
斯蒂芬·库里早期因脚踝脆弱而连续四个赛季缺席超过十场比赛。勇士队医团队为他定制了强化脚踝的专属方案,并重新设计了他的鞋垫,帮助他逐渐恢复并最终成为联盟中的顶级射手。
詹姆斯·哈登是如何从一个超级第六人转变为得分王的?
詹姆斯·哈登从一个雷霆队的超级第六人转变为火箭队的得分王,主要得益于他后撤步三分技术的成熟。这种技术成为了联盟所有防守者的噩梦,使他在比赛中的表现更加出色。
德玛尔·德罗赞在多伦多被贴上“季后赛软脚虾”标签后,他是如何转变成组织后卫的?
德玛尔·德罗赞在多伦多时期被贴上“季后赛软脚虾”标签,但他硬是在马刺队练出了组织能力。通过在马刺队中的成长和经验积累,他逐渐成为了一个出色的组织后卫,并在2019年带领公牛队取得了60分15篮板的惊人成绩。
朱·霍勒迪在雄鹿队的角色转变是怎样的?
朱·霍勒迪在鹈鹕队时期是进攻型后卫,但在雄鹿队完全转型成了防守大闸。他在总决赛最后时刻对布克的死亡缠绕直接掐灭了太阳队的冠军梦,展现了他从球星到角色转变的巨大潜力和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