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二月的芝加哥冷得刺骨,联合中心球馆外的风像刀子一样。我裹紧外套钻进媒体入口,暖气混着地板蜡的味道扑面而来。更衣室通道里,勒布朗的笑声隔老远就能听见,他正和扬尼斯开玩笑说要打爆对方。你能感觉到那种松弛,全明星周末就该是这样。
谁都没料到这会是此后三年里最正常的一届全明星。现在回头看,第四节记分牌显示157比155时,场边站着的波波维奇眉头皱得能夹住战术板。最后四分钟变成绞肉机,哈登在底角被双人包夹,恩比德篮下强打戴维斯造犯规,伦纳德的死亡缠绕让扬尼斯差点丢球。这种真刀真枪的防守在全明星赛上太久没见了。
科比的影子笼罩着整个球馆。当安东尼·戴维斯罚进那记绝杀球时,现场两万人都在喊“Kobe”。特制的地板中央印着九颗星星,那是为科比和Gigi准备的。更衣室里发的纪念毛巾,每个球员都叠得整整齐齐带回家。我记得赛后采访,勒布朗穿着印有“24”的定制球衣说:“我们都知道为谁而战。”
新赛制像颗投入静水的石子。目标得分制让最后时刻变成突然死亡,球员们的眼神都变了。扬尼斯队领先时,他冲着队友喊“再防下三回合”。结果勒布朗队连追12分,当哈登投进反超三分时,替补席的毛巾全飞上了天。这种戏剧性比往年第四节散步式攻防强太多。
东契奇第一次入选全明星的样子真可爱。赛前训练时他偷偷学库里的中场投篮,结果球砸到计分屏上。正式比赛里他却传出了那个贯穿全场的不看人助攻,皮球划过弧形越过三名防守者,精准落到英格拉姆手中。欧洲天才用这种方式宣告新时代来临。
芝加哥的夜晚被全明星照亮了。南区酒吧挂出巨幅海报,酒保调着命名为“扎克·拉文”的鸡尾酒。我遇见个穿着1998年全明星乔丹球衣的老球迷,他说这届比赛让他想起乔丹的最后一舞。城市铁路特意增开午夜班次,车厢里挤满穿着各队球衣的年轻人。
技术统计表上的数字会说话。伦纳德三分球14投8中,七个来自底角——他夏天加练了5000次底角三分。扬尼斯队的防守效率值达到108.3,这数字放在常规赛能排进联盟前五。最惊人的是第四节双方合计犯规11次,去年这个数字是3。
更衣室里的细节才见真章。克里斯·保罗在暂停时拉着布克研究挡拆角度,塔图姆赛后缠着皮尔斯讨教背身技巧。老将洛瑞甚至带来战术板,在储物柜上画起边线球战术。这些家伙把表演赛当成季后赛预演在打。
现在想想,那可能是篮球最后的黄金时代。六个月后园区比赛开启,空荡荡的看台让欢呼变成奢侈品。芝加哥那个周末的喧嚣与温度,连同科比凝视赛场的微笑,都封存在记忆的琥珀里。后来很多球员都说,那是他们打过最特别的全明星。
当字母哥今年扣篮后习惯性看向记分牌时,他会不会想起2020年那个险些到手的MVP奖杯?命运在芝加哥的寒夜里转了弯,留下这场充满隐喻的比赛。就像科比2003年全明星赛的双加时,有些夜晚注定要成为时代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