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得那些疯狂的三双数据吗?威少轰下30分20助攻10篮板,约基奇拿下30分20篮板10助攻,这些数字已经足够震撼。但五双呢?那是个传说。
我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统计表发呆。得分、篮板、助攻、抢断、盖帽,五项数据全部上双,这需要怎样的全能表现?篮球场上最接近神的时刻,大概就是有人能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让我们从最接近的那个人说起。1994年2月18日,马刺对阵活塞,大卫·罗宾逊在34分钟内拿到34分10篮板10助攻10盖帽——四双。但你看他的抢断数据,2次。就差那么一点点。
更早的1990年3月29日,奥拉朱旺面对雄鹿砍下18分16篮板10助攻11盖帽,又是四双。抢断呢?只有1次。那个夜晚他统治了禁区,却没能掌控每一个角落。
最接近五双的可能是1986年的阿尔文·罗伯特森。20分11篮板10助攻10抢断,标准的四双。但他的盖帽数停留在0。防守端他像幽灵般无处不在,却总差那最后一跃。
我翻看这些数据时总在想,为什么五双如此难以企及?抢断和盖帽这两项防守数据是最要命的瓶颈。你需要同时具备外线防守的预判能力和内线防守的威慑力。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球员在弧顶完成一次抢断,快攻助攻队友得分,回防时封盖对手的上篮,紧接着抢下防守篮板。短短两分钟内,四项数据都在跳动。但要让五项数据都达到两位数,需要整场比赛保持这种全面输出。
现代篮球的数据追踪更加精细。现在我们会看到一些奇怪的数据组合。比如德拉蒙德·格林的5分10篮板10助攻5抢断5盖帽,五项数据都过5,但离10还差一半。这种“5x5”数据已经极其罕见,更别说“10x10”。
我看过本·西蒙斯的一场比赛。他拿到11分13篮板10助攻,同时有7次抢断。那天晚上他像猎豹一样在场上游荡,只差3次抢断就能创造历史。你能感受到那种紧张感,每一次防守都充满期待。
约基奇有过接近的表现。26分14篮板10助攻,配上7次抢断。但你看他的盖帽数,只有1个。这就是问题所在——大个子擅长盖帽但抢断难,外线球员抢断容易但盖帽少。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个球员,拥有伦纳德的双手、戈贝尔的身高、保罗的预判、詹姆斯的全能,或许能完成这个壮举。但这样的球员只存在于2K游戏里。
数据统计表不会说谎。那些接近五双的比赛,球员的名字旁边总有几个数字特别醒目,但总有一项数据在9或者8那里停住。就像登山者离顶峰只差最后一百米,却因体力耗尽不得不放弃。
也许五双本就是篮球世界的独角兽。我们听说过它,相信它存在,却从未真正见过。那些接近的时刻,反而让这个传说更加迷人。
下次看比赛时,我会特别注意那些全能型球员的数据。当第三节结束时某人已经拿到8分8篮板7助攻6抢断5盖帽,你会屏住呼吸等待最后一节。那种期待感,正是篮球最迷人的部分。
五双数据就像完美犯罪,理论上可行,现实中却总有破绽。但正是这些接近的尝试,定义了篮球运动的极致魅力。我们追逐不可能,并在追逐过程中发现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