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决赛打几场这个问题突然蹦进脑子里。那天晚上朋友发来微信语音,嗓门大得吓人,他说赌五包辣条今年肯定六场结束。我盯着电视屏幕上方悬浮的倒计时数字,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来就没真正搞懂过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总决赛打几场

你肯定见过那种标准答案。NBA总决赛打七场四胜制,WNBA也是,CBA同样如此。但真正坐在沙发上掰着手指头数场次的时候,会发现这些规则说明书般的解释根本不够用。去年掘金打热火那轮系列赛,我在笔记本上画满了对阵图。G5那天丹佛高原的夕阳透过百事中心的玻璃窗,约基奇擦着汗走向球员通道,那时候谁都明白不会再有第六场了。

其实最让人纠结的是那种“可能不用打满”的悬念。就像拆盲盒拆到一半,既想快点知道结果又舍不得结束。2016年骑士1-3落后时,我在宿舍楼下小卖部买了罐冰可乐,老板盯着电视说肯定要打第七场。后来证明他是对的,但那罐可乐我握了整整三节比赛,铝罐上的水珠把桌面洇湿成奇怪的地图形状。

有时候场次多少会改变很多东西。如果总决赛五场结束,那些印着G6标志的纪念T恤就只能堆在仓库角落。去年WNBA总决赛G4的加时赛,拉斯维加斯王牌队的主场地板被汗水浸得反光,阿贾·威尔逊系了三次鞋带,那时候你就能感觉到这场必须赢,因为没人想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打第五场。

我收集过很多奇怪的数字。过去十年NBA总决赛平均长度是5.8场,这意味着大多数年份我们都要在六月份看至少六场比赛。但2020年在奥兰多泡泡里那次异常短暂,湖人4-2解决战斗时,园区里的迪士尼员工还在往更衣室运送米老鼠造型的巧克力。

真正折磨人的是那些打到抢七的系列赛。2013年雷·阿伦那个底角三分投出去之前,迈阿密美航球馆的计时钟显示还剩5.2秒。我邻居当时猛拍阳台栏杆,整栋楼声控灯全亮了。后来加时赛打到一半,小区物业群有人问是不是地震了。

现在看比赛时会特别注意球员的小动作。勇士去年打凯尔特人库里在G6开始前系鞋带的时间比平时长很多,那种紧绷感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果然那场就成了终结战,更衣室香槟开启的瞬间,他脚上那双 Curry Flow 9 还保持着双结系法。

或许我们迷恋的不是具体数字,而是那种悬而未决的期待感。就像小时候等着拆生日礼物,明明知道盒子里是什么,还是忍不住摇晃两下听个响。总决赛要打几场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我们对精彩故事能延续多久的集体渴望。

下次再有人问起,我可能会给他看手机里存的那张照片。2019年多伦多猛龙夺冠夜,伦纳德站在记分台前,电子屏显示4-2的字样泛着红光。背景里有个小球迷正把“G7我们再见”的标语悄悄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