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逆转塞尔维亚夺冠。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场胜利背后是12年等待——中国女排上次奥运夺冠还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
小组赛阶段的表现其实不太乐观。中国队2胜3负仅列小组第四,输给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关键数据:进攻成功率仅42.3%,比冠军赛时低了5个百分点。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支队伍可能走不远。
转折点出现在1/4决赛对阵东道主巴西。巴西队当时世界排名第一,主场观众山呼海啸。但郎平用兵如神,朱婷狂砍28分,决胜局15-13险胜。这场球把全队状态彻底打出来了,拦网效率从小组赛的8.2%直接飙升到19.1%。
半决赛打荷兰算是复仇战。小组赛输过的对手,这次3-1拿下。有意思的是,四局比分都是2分差距(27-25/23-25/29-27/25-23),这在国际大赛历史上都很罕见。朱婷再次carry全场,33分创下当届奥运会单场得分纪录。
决赛对阵塞尔维亚,中国队把"高快结合"玩到极致。虽然首局19-25脆败,但随后用发球打乱对方一传,塞尔维亚的一传到位率从首局的68%暴跌到后三局的41%。惠若琪那个探头球锁定冠军时,全国观众估计都从沙发上蹦起来了。
拓展知识:里约周期中国女排的"大国家队"策略很关键。郎平先后招入过30多名球员试训,这才有了后来7人轮换还能保持火力的深度。
常见问题:
Q:朱婷决赛数据有多强?
A:25分(进攻21分+拦网3分+发球1分),进攻成功率42%,这还是在被重点盯防的情况下。
Q:为什么能赢塞尔维亚却输给美国?
A:美国队当时接应洛维状态爆棚,单场轰下32分。而且美国队防守更黏,每局比塞尔维亚多救起3-4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