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3-1逆转塞尔维亚夺冠。这场胜利背后有一组硬核数据:朱婷个人斩获179分,扣球成功率47.3%;全队拦网得分比对手多6分,关键局失误率控制在12%以下。但自由人林莉的一传到位率仅58%,这个数字比小组赛时低了7个百分点。

里约奥运女排夺冠

中国队的战术执行确实精准。郎平在暂停时说过"把球传给朱婷"的经典指令,这不是偏心,而是基于数据——当朱婷在后排时,球队得分效率会下降11%。不过塞尔维亚的博斯科维奇同样可怕,她的扣球时速达到98.6km/h,比男子排球平均水平只低9%。

有个冷知识:里约夺冠的12人名单里,有7人参加过2015年世界杯。这种阵容延续性在奥运史上很少见,通常各队会更换30%左右的队员。但这也带来隐患,当时队里有5名队员超过28岁,体能储备是个考验。

常见问题:
Q:为什么说这次夺冠是逆袭?
A:小组赛2胜3负排名第4出线,淘汰赛连克巴西、荷兰、塞尔维亚三支强队,这种剧本放电视剧里都会被骂太假。

Q:朱婷到底有多强?
A:这么说吧,她一个人的奥运得分比某些全队都多。要是换算成篮球数据,相当于场均40分+15篮板。

现在看比赛录像会发现,第三局19平那个球特别关键。丁霞传了个"倒三角",这战术平时训练成功率也就60%,但那球完美到位。有时候冠军就差在这种细节上,差0.5秒节奏就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