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选秀夜灯光亮得刺眼。底特律毫不犹豫地用状元签摘下了凯德·坎宁安,火箭在第二顺位锁定了杰伦·格林。两年过去了,回看这批年轻人的成长轨迹,你会发现故事远比选秀报告上的几行文字要复杂得多。
坎宁安踏上NBA地板的那一刻,人们期待他立刻成为活塞的救世主。但他新秀赛季只打了十二场就赛季报销,脚踝的伤势像一盆冷水浇在底特律球迷头上。复出后的他,数据表倒是挺好看,场均接近二十分七个篮板。可你仔细看比赛,会发现他的三分球出手犹豫,命中率勉强卡在三成边缘。那些关于他模板是东契奇的讨论,慢慢变成了他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季后赛级别控卫的疑问。
杰伦·格林在火箭的经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他新秀年就能轰下三十多分的比赛有好几场,那种弹速,那种不讲理的干拔,让你相信他随时可能爆发。但问题也在这里——他的投篮选择像个赌徒,手感好时无人能挡,手感差时能让教练抱头。上赛季他的真实命中率依然在联盟平均线以下徘徊,防守端更是经常漏人。你会看到他在一次华丽的突破得分后,紧接着就在防守端目送对手轻松上篮。
>
真正让这届选秀变得有趣的,是那些后来居上的名字。猛龙队在第四顺位选中的斯科蒂·巴恩斯,第二年就拿了最佳新秀。这个身高两米零三的前锋,能从一号位防到五号位,他的传球视野让很多老将都自愧不如。更让人惊讶的是骑士队的埃文·莫布利,虽然只是探花秀,但他在克利夫兰的防守体系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他的换防能力,他对篮筐的保护,让骑士队从乐透区直接跳进了季后赛行列。
你看着这些年轻人,会忍不住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评判新秀成功的标准?是坎宁安那样拥有无限开火权但球队连年垫底,还是像赫伯特·琼斯那样在鹈鹕队默默做着所有脏活累活?这个二轮秀出身的侧翼,新秀赛季就入选了最佳防守阵容,他的防守效率值能排进联盟前二十。他没有华丽的得分数据,但新奥尔良的球迷爱死他了。
Josh Giddey在雷霆的表现也很有意思。这个澳大利亚控卫新秀年就拿下三双,创下一堆最年轻纪录。可随着亚历山大越打越好,Giddey的角色一直在变。有时他是组织者,有时他又要打无球。你会看到他在某些比赛中显得无所适从,三分线外被放空却不敢出手。这对一个年轻球员的信心是种考验。
弗朗茨·瓦格纳在魔术队的成长路径或许是最健康的。奥兰多没有给他太大压力,让他从角色球员做起。这个德国前锋新秀赛季全勤,第二年场均得分就突破十八分。他的篮球智商很高,很少强行出手,防守位置感出色。你很少看到他登上头条,但他的比赛内容扎实得不像个年轻人。
回过头来看2021届的这些球员,他们已经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坎宁安需要证明自己不仅能刷数据,还能带领球队赢球。格林必须学会在效率与爆发之间找到平衡。而那些低调成长的新秀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改变比赛。这届选秀没有出现像 Zion Williamson 那样万众瞩目的超级新星,但它的深度可能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再过两年,当我们重新翻开这份名单,或许会发现真正的赢家是那些耐心培养球员的球队,是那些在聚光灯之外默默进步的年轻人。